广州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方向):社会工作 | ||
层次:专升本 | 形式:业余 | 学制:三年 |
制定人:姚婧 | 审定人:张金兰 |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基本技能, 胜任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具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一般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对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领域的知识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适应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岗位要求。
三、主要课程教学说明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世界的物质性、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真理与价值、社会结构、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作用、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等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本书编写组 ISBN 978704049479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版)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本课程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 律,奠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三种建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革命新道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
推荐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本书编写组ISBN 9787040494839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版)
3.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科学理论知识,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相关的理论,达到比较系统地了解社会知识、增强分析社会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目标。
4. 城市社会学
本课程是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的产生、发展以及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管理、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相关的理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相关技能的目标
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理、基本程序和主要途径,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掌握社会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提高对社会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与分析的能力,提高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观察与认识能力,为从事社区管理、社区工作和社区研究打下良好的业务基础。
6. 社会工作理论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助人性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熟悉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团体方法、社区方法、行政方法及一般的社会工作流程,对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有较全面的了解,对社会工作的分支有一般的了解。同时,通过参观访问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民间团体、基金会、街道等,加深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解。
7. 社区工作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工作的概念定义、理论学说,社区工作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社区工作的现状、发展及其引起的本土化探索等; 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工作方式和技巧等,并能够结合社区政策在社区工作实践中科学灵活地运用。
8. 个案与小组工作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目标功能及发展历史,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体系和专业理论;掌握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原则,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的条件、方法和技巧;熟悉西方个案社会工作与小组社会工作的主要模式。
9. 社区管理与服务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要素、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组织结构关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社区自治和公民参与、社区治理中的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方法、国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与经验,中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施与发展,学会用社区管理与服务理论分析和解决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际问题,增强社区责任意识,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能力。
10.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与体系,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与运行过程,掌握我国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劳动就业、失业保险、医疗卫生、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民间组织管理、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政策与法规, 以提高学生在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中按章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
11. 管理心理学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以人的心理行为发展特点与规律为基础,以调动﹑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阐述人的心理行为发展规律与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着力于探讨如何根据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规律于组织管理实践之中,调适人的心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益和管理效能。
12. 社会福利与保障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它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基础知识,用社会福利与保障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四、本方案的有关说明
1. 公共基础课英语为考试课程,安排在第 1、2 学期完成,凡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可免修该课程。申请学士学位者在校期间须参加全省学士学位外语水平统一考试。
2. 毕业论文(设计)在第五学期开始实施,为期 10 周/150 学时,学院另安排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同时在第五学期安排 6 学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讲座, 第六学期,申报学位者提交一份毕业论文,非申报学位者提交一份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3. 本专业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可免修的具体课程名称说明。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可免修的课程名称 | 备注 |
助理社工师 | 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工师应 考辅导 |
不免考 |
中级社工师 | 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工师应 考辅导,社会工作理论 |
不免考 |
高级社工师 | 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工师应 考辅导,社会工作理论,个案与小组工作, |
不免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