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翰邦教育首页 > 中山大学 > 亮了,中山大学研究用核技术灭蚊子

亮了,中山大学研究用核技术灭蚊子

翰邦教育(https://www.szhksh.com) 发布时间:2021-08-23 17:48

虽然已经入秋,但是蚊子依然肆虐,往草丛或者河边走一走,总免不了被叮上几个又红又肿的“大包”。尤其对那些拥有“吸蚊体质”的人来说,这小小的蚊子可谓让人烦不胜烦,恨不能消灭干净。

蚊子属于双翅目(Diptera)蚊科(Culicidae)昆虫,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发育成熟。因雌蚊吸血的特性,蚊子叮咬会导致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因此,“灭蚊”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据新闻报道,中山大学组建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将核技术应用在了“灭蚊子”上,并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认可。

报道中介绍,中山大学巧妙应用核技术,在实验室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然后将这些不育雄蚊释放到野外后,与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没有子代,从而达到了降低蚊媒病发病率的目的。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介绍,与传统虫媒防治方法相比,这种做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杀蚊选择性强,不祸及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并且不会诱导蚊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持久,是有可能在一个区域内根除特定蚊虫、达到控制疾病传播目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

疟蚊是疟疾的唯一媒介,还传布丝虫病和脑炎,而这种蚊子,是南非疫病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特聘研究员张东京受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传染病中心,为当地提供昆虫不育技术应用的指导与支持。如果能将中山大学的灭蚊技术成功运用到南非当地,对降低疟疾发病率,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未来中山大学“蚊子工厂”将建成为“亚洲地区绝育蚊大生产基地”,预计生产车间产能将达4000万—5000万雄蚊/周,以提供足够的绝育蚊虫。中大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3—4个灭蚊示范点,并且将设立海外培训基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36458643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相关精选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 156****3305
  • 172****8096
  • 182****9533
  • 151****2102
  • 172****5876
  • 173****3040
  • 132****1100
  • 185****5682
  • 134****6516
已获取测评结果

1、您目前的学历?

2、您想考取的层次是?

3、您偏向哪种取证方式?

5分钟内,测评结果将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的手机,敬请留意
Processed in 0.212393 Second , 7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