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8月2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会上表示,劳动教育注重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防止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或者泛化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摄影
申继亮介绍,教育部研制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面向各地和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他表示,突出劳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各自特点。如基础教育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指导纲要》强调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申继亮说。
他指出,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四个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
此外,劳动教育强调围绕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示范等关键环节,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通过配备实施机构和人员、加强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协同实施机制等措施,严格组织实施要求,把劳动教育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