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北京,怀进鹏在国务院参事室主办、新华网承办的“2016国是论坛”上。
2021年8月2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怀进鹏为教育部部长,履职5年的原部长陈宝生离任。
怀进鹏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200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于同年出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履新教育部之前,怀进鹏最近的一次公开亮相,是出席2021年7月2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强调要产学研融合,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公开报道中,“产学研融合”“科创改革”是他提及的高频词汇。
院士部长
“平易近人,没架子,思路清晰,学术气息重,有国际视野。”一位与怀进鹏共事过的北航教授如此评价这位新部长。这种风格,或源于数十年的学术和官场历练。
怀进鹏的工作履历集中在高校,生于1962年的他,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后在哈工大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进入北航,担任计算机系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后,历任北航软件教研室副主任、计算机系主任。
2000年12月,38岁的怀进鹏出任北航副校长,9年后升任校长。2015年,怀进鹏第一次离开高校,担任工信部副部长,一年后,他“空降”天津任市委副书记。在天津仅工作了9个月,怀进鹏回京就任中科协党组书记,官至正部级。
新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简历。
一位中科院院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和怀进鹏见过几次,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处事稳健,挺务实,不会轻易表态”。而另一位中科院院士觉得“他是个懂教育的人”。
上述北航教授还记得一些细节,怀进鹏喜欢看书,也爱推荐书。担任校长期间,在学校召开的几次会上,他都会说起最近读了什么书,其中许多是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书。
2014年4月,时任北航校长的怀进鹏在做客人民网时谈到,有什么样的教授就有什么样的大学。他提到,到2020年,北航将投资10个亿以上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管理队伍、在交叉学科的重点投入、国际合作以及面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创新能力等方面。
主政北航近六年间,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0年落户北航。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怀进鹏担任北航校长后最亮眼的成绩。
2017年,怀进鹏调任中科协后,对科技创新尤为重视。他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旧的生产组合方式难以持续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相关部门应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因而,在包括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教改革背景下,有观察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一个在科技领域工作多年,且懂教育的学者型官员履新教育部部长,将承担科教改革重任。
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
不过,摆在怀进鹏面前的首先还是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高校“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民办教育何去何从;备受关注的“双减”怎样进一步落地。
上述教育改革和政策,在上一任部长陈宝生主政教育部的5年间,都曾受到关注和热议。
陈宝生生于1956年,60岁时从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转任教育部部长。
公开信息显示,陈宝生从甘肃起步,长期在行政机关工作,基层经验丰富。1999年,他履职甘肃酒泉地委书记,3年后升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
2004年,甘肃兰州官场发生“地震”,当地主要领导被撤换。陈宝生临危受命出任兰州市委书记。上任之初,他便提出“治庸计划”。实施半年多的时间里,兰州市125名“庸官”的乌纱被吹落,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8年,陈宝生的仕途第一次离开甘肃,调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尔后又改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至2016年履新教育部。
梳理陈宝生公开接受过的采访,可略微了解陈宝生的做事风格。履新兰州市委书记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他说:“我这个人不怕碰硬,我到哪里工作,就爱解决一些难点问题,认准了我就要把它干到底。”
到中央党校任职后,陈宝生接受中外记者联合采访时提出,中共中央党校将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履职教育部的第三年,陈宝生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的表态更是登上热搜。谈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他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减负”是陈宝生掌管教育部期间一直关注的话题。公开报道显示,他曾多次带队开展“减负”调研,强调“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措辞严厉,尔后“双减”在各省市相继落地。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亦是备受关注。陈宝生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曾谈到,“‘双一流’是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要出人才、出成果,但更是改革项目”,“各学校要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发展中,不应把精力放在追名逐利上。”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教育系统带来一场“连环考”。陈宝生如此评价教育部在这一年的工作,“扛过了大疫大考,经受了大风大浪,交出了优异答卷。”
如今,教育部已换帅,历来强调“科技创新”的怀进鹏,如何面对系列重大改革,都将考验他的智慧和能力。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袁小存 李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