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翰邦教育首页 > 测绘工程 > 测绘工程方案设计(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测绘工程方案设计(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翰邦教育(https://www.szhksh.com) 发布时间:2021-10-16 14:02

1.2工程概述

亳州市谯城区产城一体PPP创新示范项目境位于亳州市内,桐花路西起古井大道,东至望州路,设计全长712.504米。道路红线宽30m ,全线均为新建道路。道路全线为一条直线,不设圆曲线。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

荷载等级:双轮组单轴载100KN:设计年限:15年

测量部署

2.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总工(技术负责人)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各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放样。

2.2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属工程。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配备的主要仪器如下:

2.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 施测原则

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 准备工作

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第三章 施工测量方法

3.1控制测量

3.1.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1) 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二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2) 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a.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道路中线。

b. 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c. 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d. 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e. 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

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3.1.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1) 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2) 水准点加密测量

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3.1.3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3.2道路工程测量方法

3.2.1工艺流程

3.2.2操作方法

1) 测量桩位交接

a. 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b. 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c. 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d. 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e. 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2) 桩位复测

a. 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b. 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c. 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

3) 布设施工控制网

a. 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b. 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c. 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d. 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e. 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

4) 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a. 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b. 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36458643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相关精选
在线测评,看看你适合什么学历提升方式?
  • 156****3305
  • 172****8096
  • 182****9533
  • 151****2102
  • 172****5876
  • 173****3040
  • 132****1100
  • 185****5682
  • 134****6516
已获取测评结果

1、您目前的学历?

2、您想考取的层次是?

3、您偏向哪种取证方式?

5分钟内,测评结果将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的手机,敬请留意
Processed in 0.173114 Second , 73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