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学习生活最重要的阶段。
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高中同学无法自我调节。
每年都有高中学生因此放弃生命。
作为家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人人都有遗憾,你能触及的高度,就是你所能展现的力量。
石家庄十月十五日。
一位来自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情绪很激动,坐在窗前大喊大叫:“破学校配不上我!”
幸运的是,这只是情绪激动,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即使是北大清华,也有不满意的学生,在一般的大学里就更不用说了。
更何况视频中的女生喊的声嘶力竭,“一所学校连英文名字都写错了!”
类似事件每年都在发生,主要原因有二:
过度的心理落差
发现学校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自己的内心有难以排解,最终彻底崩溃。
对自己要求过高
买东西时人们常说“一分钱一分货。”
学校的情况也一样,质量参差不齐是正常的。
不然要高考干嘛?
俗话说的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向往的明月星空,无法展翅翱翔,最后只能在大地上仰望。
没有什么所谓挫折,只是你的天赋配不上梦想罢了。
学习、工作,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遇到挫折和困境,越过困难就会获得成长。
而决定我们在逆境时能够获得多大成长的,是逆商。
逆商全称逆境商数,也被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高中说是孩子成人之前最重要的阶段也不为过。
不仅关系到之后能不能上好大学。
在14~18岁年龄段,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思想逐渐成熟。
慢慢变得不那么“听家长的话”,也就是我们说的叛逆期。
这时孩子们的自我意识空前膨胀,认为“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
而一旦受到挫折,也是最容易陷入低谷的阶段。
所以高逆商不可或缺。
那么,孩子逆商低都有哪些表现呢?
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面对逆境时,许多孩子会自暴自弃,会盲目地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对自身能力和周围环境的掌控不够。
很多情况下,高中孩子们找不到失败的原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失败?
没有方向时,更加需要承认的帮助,这是正常的。
“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概念。
一只象还是小象的时候,人们可以用一根棍子把他拴起来,使他无法挣扎,因为挣扎不出,小象就放弃了抗争。
等到它长成一头大象后,还可以用棍子拴住它。
孩子习惯了自己不行,就在没有尝试的信心和想法。
一次考试失利后,很多同学都会自暴自弃。
想着“努力也考不好,为什么还要努力?”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和孩子沟通交流。
首先找到孩子失败的问题所在,然后才是对症下药的给予帮助。
有责任感的孩子,会及时采取措施,更愿意承担后果。
而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这不是我做的,这与我无关”的状态,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对父母来说,在困难面表现自己的责任感,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解决困难的意识。
分析问题→我能做什么?→行动。
决定逆商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对逆境影响力的判断。
有些孩子容易被困难击倒,因为他无限放大挫折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
挫败的确会给孩子的自信带来打击。
但如果孩子较为悲观,一味地把挫折的消极影响放大,不停地对自己说,我做不到、我该怎么办、我怎么这么没用等等。
如果孩子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而不去放大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1、能够快速恢复理智,从而认真思考问题,使自己摆脱恐惧、失去控制的状态。
2、理智思考之后就可以发现,失败一次的影响是有限的。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会“给自己机会”,失败一次的事情就吸取教训再来一次。
逆商依赖于孩子对困境持续性的判断,以及困境成因的持续性判断。
有些孩子很乐观,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
有些孩子则会想:这次被老师批评,意味着我是个差生,以后也会是个差生。
在遭遇艰难挫折时,我们会下意识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
有的喜欢归咎于环境,或其他暂时的因素,有的喜欢归咎于自己的天性等永久因素。
不仅仅是孩子,各位家长们有时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例如,孩子一次考试失利,就觉得孩子不是学习的材料。
一次演讲的瑕疵,就会认为孩子是内向的性格。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孩子不被困难打倒的强劲动力。
要知道,明天一定会到来,明天也一定会和今天有所区别。
那为什么未来就一定是坏的呢?
好,就算种种线索都表明,明天是坏的。
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努力,改变明天。
逆转未来的感觉很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