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 12月7日发布微评称,昨天(6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找回了失散14年的儿子,认亲现场让人落泪。如今,人贩子被抓,孩子的养父母也已被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但有一点不可忽视:这些拐来的孩子们,是如何办下户口、“洗白”身份的?
众所周知,被拐儿童不具备上户口的条件,若能瞒天过海安然落户,必然存在着出生证造假以及户籍部门渎职的问题。2016年,福建警方就曾发现不法分子伪造、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申报户口的线索。
一位警方人士坦承,任何一张真证的流出,都意味着公安户籍部门管理的疏忽和卫生系统“内鬼”的猖獗,导致“一些来历不明、很有可能是被拐卖的孩子,如今均得到落户”。
孩子被拐后已经很难寻找了,一旦被“洗白”藏在人海,无疑增加警方和原生家庭寻找的难度!拐卖儿童案件中,在我们关注买卖同罪的时候,链条上的这个关键环节也要狠狠地追查、倒查。对这些拐卖的内鬼帮凶,一定不能放过。
孙海洋找到失散多年儿子的消息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2007年10月16日的晚上16日19点多,他的儿子孙卓在家门口玩,有一个40多岁的男子,他看见小朋友独自一个人在玩,而且旁边也没有大人,于是他给孙卓买了很多好吃的好喝的,然后就带着孩子走了。
包子店和幼儿园门口隔着不足五米的路口,孙海洋打个盹儿的功夫,闭眼睁眼,孩子没了。他立刻翻看了当时的监控录像,六天后,孙海洋偶然在包子店附近的“美宜佳”便利店门口发现一只监控摄像头,后来如他猜想,这只摄像头的确捕捉到了带着孙卓的人贩子。
那个模糊的黑白身影,也成了至今为止有关嫌犯的唯一线索。
那是个尖角秃发,精瘦个儿的男人,他到便利店买零食去哄孙卓,然后拿了一台会动的玩具车,就在门口那条瓷砖树台上,放在孩子前方,三岁的小孙卓沿着瓷台一步步爬,玩具车一步一步往后也是在孙卓走失后的当年,公安部成立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打拐办”)。
孙海洋开始发现,身边这个世界可以大得似乎永远也找不回一个人,也可以小得像一张密密相连的网,一下子,太多与自己相似的经历和人纷纷浮现。
一步也不能停息。从建立QQ群、寻人网站,到收集到3000多名失踪儿童的家长。3000多份希望,沉甸甸地压到了他身上,支撑他挺过来这冷暖交织的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