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选择学校时,大家都知道应首选国家级示范性院校,其次再选省级示范性(骨干)院校,具体再结合地理位置、专业方向、行业背景等因素做出选择。那么,该如何判断其他院校的含金量呢?以下这些因素还请您多加留意:
1. 毕业生质量。
就业状况是最能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考生、家长不妨参看一些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各院校学生薪酬调查、排行榜等资讯。
2.地理位置。
首选地理位置处于省会城市或者经济重区,这样能有更好的接触其他方面的平台,其次选择其他地区。
3. 办学历史。
有部分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过去一批国家重点中专的底子相当不错,这些中专转为大专后,教学力量还是很强。而有些民办的院校开办历史比较早,经验丰富,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在就业市场有很高的口碑。
4. 在校生规模。
高职不同于普通本科,对教学设备要求非常高,在校生规模太大就会导致设备紧缺,影响培养质量。但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也可能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慎重考虑。
5. 评估状况。
一所高职院校是否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非常重要。没通过评估的,就进入“暂缓评估”序列,这起码说明该学校办学时间较短,硬件不一定达标。
6.“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即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教师和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双重资质和能力。“双师型”教师在整个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职业教育的成熟度和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