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住建部新资质认定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
正式文件预计八九月份确定并实施。
总体思路是“放管扶”,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建筑企业也进行帮扶。建造师的人数需求会有所减少。
综合资质,专业承包资质也由原来的三级改为甲乙两级。
很多人认为一级建造师的考试越来越没有前景了,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当之处,敬请广大网友及专业人士一一批评指正!
一,一级建造师的历史渊源
一级建造师起源于英国,已有150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国际建筑行业的通用规范。
我国于2002年决定引进一级建造师制度。
尤其是一二级建造师成为职业项目经理的必备要求。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有十万多个,从业人员有三千五百多万。
客观的说。建造师制度为二十年建筑行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2008年因为奥运停考一年。
到2021年,国家共进行了14年的考试。一二建造师通过总人数在230万人左右。其中一级建造师为55万人。
每年各专业通过人员55÷14等于4万人。按照平均每年100万考生计算。通过率平均在4%左右。
二,建造师为什么有挂靠现象?
我想当时住建部制定建造师管理制度时,可能也没有预料到。
这种现象从2007年开始,全国有大批人员参加了建造师的学习和考试。也催生了大量的建造师培训机构。
从好的方面儿看,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
比如住宅空调的线径载流量的计算。外墙保温是否合理?楼梯间的防火间距等。
坏的方面儿就是扰乱了整个建筑市场,出现了大量的“躺食者”。一证千金,不劳而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以总承包资质特级企业为例。最低需要50个及以上一级建造师。这样的管理取费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八,就是一个亿的工程项目可以取3800万的管理费。
但是如果企业拥有50个一级建造师,每个建造师的年薪每年不会低于20万。则每年的薪资就得20×50=1000万。
但实际每年开工的项目不一定就有50项。这样如果有30个挂靠人员,实际企业有20名一级建造师。20×20=400万。就能满足施工要求。这样就可以节约大概500万。如果你是企业主,你说你会怎么做呢?
三,新旧资质要求的变化
去繁从简。
1,从企业的角度看,建造师的需求量确实减少了。
例如原资质总承包企业资质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新资质为综合资质,甲级,乙级。
其中原一级需一级建造师12人。新质资为10人。
二级原需10人,现新资质需求5人。
2,新资质对个人的影响
最大的变化就是一级建造师需要个人业绩。
这样对单纯挂靠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另外可以以考带评,考过一级建造之后可以相当于工程师,更加客观。
改变职称评定中的人为因素。改高情商为高智商。
技术负责人也要求为一级建造师,为专业人员打开空间。
四,新旧资质下一级建造师的前景
1,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是重大利好。
因为全国虽然有大概55万名一级建造师。但可能有30%是挂靠的,在新资质下根本没有业绩支撑。
这样一建会有很大的缺口,一级建造师的价值会得进一步的提升。
2,对喝茶经理这类人没有影响。
比如有的人考过一建且50岁或55岁退休。
因为一建可以执业到65岁。那么这部分人可以在建筑行业打卡上班,不用交社保这是建筑行业求之不得的。
有些女同志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说资料员等。
3,对单纯挂靠者空间越来越窄。这次针对建造师必须有业绩,就是住建部针对挂靠的顽疾的应对之策。
但早期通过的已经形成收益,毕竟一分耕耘也对应了一分收获。时代变了,也要学会应对变化。
客观的说,目前可能还有一些企业资质升级会有短期的要求。
但不可否认有了一级建造师证书,你可能就不用担心完全失业了。
因为你如果仅要求交社保这么简单。一定会有企业会满足你的。
4,没有从业经验当项目经理的危险性。
这个一定是有的。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你证有价值就一定对应相应的责任和风险。你可以选择进行招投标。
另外一建经理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每一个项目施工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只要严格施工质量,项目安全,环保等,还是有一定保障。
五,新形势下,你还会备考吗?
前几年的万众创新,这几年终于不提了。新入职的大学生确实没有创业的能力。
疫情绵延不绝,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困境。而您又有大把的时间在家,您的这份努力一定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一级建造师不比岩土,结构工程师只要您沉得住气,会有很大希望通过的。
一旦通过,就会有各种猎头公司找到你。比你在石沉大海投职市场的境遇会好很多。
人要改变境遇,都得从努力开始!
欢迎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能参加讨论!